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9月18日,河北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河北师范大学、沈阳大学、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城乡建设学校、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石家庄神兴小学教育集团以及雄安新区安新县第二小学,共赴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村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旧址,同上一堂以“铭记历史追寻抗大精神·开创未来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思政大课。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步桂新和影视艺术学院辅导员张晓以及影视艺术学院6名学生参加活动。
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来自七所学校的师生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通过珍贵文物、历史图片、场景复原等,沉浸式体验抗大在敌后办学的峥嵘岁月。河北美术学院的师生被抗大的精神深深打动!影视艺术学院学生何世杰表示:“抗大先辈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抗大精神为指引,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用艺术作品传递正能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活动中,大中小学教师代表以抗大精神为主题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教学活动。步桂新老师在现场教学结束后谈了谈自己的感受:“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今天在陈列馆里讲思政课,就是要让历史‘活’起来—— 让大家看到抗大教师如何用信仰点亮学生心灵,如何把爱国情怀融入课堂。那时的课堂没有先进设备,却有‘为抗日救国而奋斗’的坚定目标;那时的教学条件艰苦,却有‘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滋养。这启示我们,新时代的思政课,既要讲清历史事实,更要传递精神力量,让同学们明白:教育从来不是孤立的知识传授,而是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紧密相连的使命担当。”

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原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徐文涛受邀在前南峪村抗大旧址群开展“勿忘九一八·砥砺抗大魂”主题教学。他以亲身经历讲述抗大学员“宁肯义死,决不变节”的英勇事迹,激励师生铭记历史、居安思危。

此次思政大课以沉浸式实践为载体,聚焦两方向:一是探索红色血脉与场馆资源融入“大思政课”的新路径,推动红色教育从理论向实践升级;二是引导青少年从红色文化汲取力量,感悟红色精神时代价值,强化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在成长中自觉赓续红色血脉。下一步,河北美术学院将继续推动红色基因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红色文化育人环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