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群贤毕至襄盛举 层见叠出谱华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创新与实践拓展”专题研讨会在河北美院成功举办
    发布者: 来源:  日期:2025-05-11 18:33:37

    当今之世,中国与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日益频繁的时代背景下,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关键历史节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走向未来发展的前行之路。2025年5月10日至11日,一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创新与实践拓展”为主题的研讨会在河北美院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河北美术学院联合主办,河北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37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学者、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研讨会成员中包括了内蒙、黑龙江、辽宁、山西、甘肃、河南、山东、安徽、福建、广西、重庆以及河北省各高校马院和有关科研机构的教师、研究生前来参会。

    开幕式上,河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裴红彬、国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邢洪儒先后致辞,代表会议的主办方向大会致以诚挚的欢迎。他们强调此次研讨会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对会议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拓展注入新活力的殷切期望。西柏坡红色教育学院院长田爱民发言,代表会议协办方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河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甄心恒,河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执行会长陈忠升主持了开幕式与闭幕式,确保会议流程的严谨与有序。

    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宇文利教授从共同体理论最先提出、理念生成、深刻内涵、历史价值、重大意义多方面展开,使参会人员迅速进入他所铺现的宏观视域和氛围场境之中,为下面各论题的逐次展开奠定了总体性框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部副主任徐天启以“特朗普2.0下中国扩大南南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前景”为题,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恒赫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三重创新”为题,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王玉平以“从晏阳初世界IP到翟城村再度振兴”为题,韩中交流促进委员会、国际多边外交评议会代表(议长)李昌虎以“韩中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题,研究生代表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席小荣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升华研究”为题,国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冯卫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百德福海参肽从中国走向世界”为题,国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二级巡视员张万彪以“经济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建”为题,依次作了主旨报告。对这一理念的思想内涵、精髓要义、本质特征、内在逻辑、理论意义、实践价值、战略前瞻、策略步骤,以及河北省的一些具象实践与建议方案进行高屋建瓴地研讨与论述。

    三个分论坛先后有40多位专家学者深入剖析这一理念,“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版块,沿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轨迹,探寻了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通相融之处,为认识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与关联性,提供方法论指导。“青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版块,聚焦青年力量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独特角色,聚焦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地区冲突等全球性挑战,探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的协同应对之策,以及全球治理难题下的破局之路。“文化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版块,从古老的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到当今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共享;从传统民俗的国际展示到现代艺术的跨地域合作。挖掘了不同文明的历史积淀、价值观念与艺术形式,阐述了文化交流如何打破隔阂、增进理解的思考及建议,充分彰显了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润滑剂与催化剂作用。

    参会的专家学者们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人类学的宽广视野为主线,以共同体的核心理念为基础,深入研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拓展。从主旨报告的高屋建瓴,到分论坛的深入研讨;从理论的深度挖掘,到实践的路径探索,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是对人类未来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是对全球治理难题的积极回应,为进一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的公平公正与健康发展,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创新与实践拓展”研讨会虽已圆满落幕,但其引发的思想余韵悠长不绝,为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会后,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河北美术学院红色文化园、党史教育馆、民俗文化长廊、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等党建、思政、文化建设成果。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教师教研科研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