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高国忠在正成国际报告厅,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题,为我校2018级400余名本科学生讲授了《形势与政策》课。学校各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各党支部书记,思政部全体教师和全体辅导员一起参加了此次学习。本次活动由思政部郭学军教授主持。
“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
为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8月14日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4个课时思政课(可重点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的文件精神,我校党委书记高国忠教授带头开讲思政课。

高书记结合经典案例阐释了法治涵义、法治原则、法治理念、法治文化、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以及法治局限等,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概况、主要特点和基本要求。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改革开放越深入,法治体系越需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从而克服西方法治的 局限,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蓝图。
党委书记带头讲思政课是我校党委加强对思政课建设的指导,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促进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举措。高书记这场精彩的形势与政策课赢得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从古希腊到今天,从理想国到社会主义社会,高书记深入浅出向同学们讲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性,也呼吁新时代的大学生明确自身肩负的民族大任,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拼搏、释放青春激情,不负青春年华,不辱时代使命,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书写精彩的人生。